最新目录

从字词溯源理解“管理”概念及中西“管理”区(5)

来源:科学管理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5:481 [2]窦文宇,窦勇.汉字字源:当代新说文解字[M].吉林:文史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5:481

[2]窦文宇,窦勇.汉字字源:当代新说文解字[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227

[3]象形字典网.象形字典[OL]. ct.com/?id=3921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5:795

[5]许康,苏衡彦.中国管理科学研究的起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5-7

[6]管理学报特约评论员.再问管理学—“管理学在中国”质疑[J].管理学报,2013(4):469-487

[7]伊查克·爱边思.“什么是管理”:一个时常要问的问题[J].经营者,2004(12):132-133

[8]斯蒂芬.P.罗宾斯,戴维.A.德森佐,玛丽.M.库尔特.管理学(原书第9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6

[9][美]F W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隆昶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2-34

[10]斯蒂芬.P.罗宾斯,戴维.A.德森佐,罗伯特.M.沃尔特.管理学(原书第七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5

[11]闫秀敏,曾昊,于文波.中国式管理与中国管理模式的理论辨析[J].管理学报,2011(9):1269-1274

“一个好汉三个帮”,由于群体可以超越个人实现更大的目标这个特性,管理成为人类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不仅因目标动机、任务内容的不同而不同,更因文化环境、群体结构的差异而不同,而这些不同可以首先从管理概念的差异上得到反映。一、“管”与“理”的来源及本意与现代管理学的定义不同,“管理”在《现代汉语词典》[1]中的基本意义是“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这充分体现了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负责某项工作”指管理的行为所具有的针对性,“顺利进行”则是管理的目标。虽然“管理”一词在中文典籍中出现较晚,但早在《礼记》中,已经按照管理的要求,通过对每一个官位的职责进行描述准确界定了各职位的责任。如:“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1《周礼·天官:大宰》,“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2《周礼·天官:小宰》,“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3《周礼·地官:大司徒》等。从文中可清晰看出,其时使用“掌”字基本代表“管理”和“控制”之意,也可理解为“负责”、“承担”等意思,基本上是“管理”的代名词,但用“管”与“理”合用来表征管理工作则较晚。1 “管”的出处与含义《诗经》说:“鞉鼓渊渊,嘒嘒管声”4《诗经·商颂:那》,“既备乃奏,箫管备举”5《诗经·乐记:有瞽》,这是“管”的早期用法,“管”指一种竹制吹奏乐器。《周礼》中用的更多:“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蔟为征,姑洗为羽,雷鼓、雷口,孤竹之管……孙竹之管……一陰一竹之管……令奏击拊,下管播乐器”6《周礼·春官:大司乐/小师》,“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7《周礼·秋官:衔枚氏/司仪》等,这些“管”也都指用竹所做的(管)乐器。不过《周礼》中还有这样的表达,“司门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8《周礼·地官:司市/掌节》。此处,“管”与“键”并用,“管”代表锁,“键”代表钥。《左传》亦有“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9《春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一说,此处“管”亦指代“锁和钥匙”。从“管”的造字分析,“管”字为形声字。《说文解字》记载:“管,如箎,(形声字)从竹,官声,六孔十二月之音”10【汉】许慎著,【宋】徐铉、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校,《说文解字》(和刻板),见“竹部”,通俗地说就是竹管做的六孔乐器。但依象形字的发展演绎,“管”由“竹”和“官”合成,有“官吏使用毛笔”之说,《诗经》就有“静女其娈,贻我彤管”11《诗经·国风·邶风:静女》诗句,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对此解释说“管.笔管也”。而《仪礼》中则直接有“管人布幕于寝门外”12《仪礼·聘礼》的表述,在此“管人”等同于“官人”,所以也有“管”字之声形皆是“官”字之说的。甲骨文中的“官”字形为:上“宀”,含义为覆盖或房子;下“”,《说文解字》认为是“聚集,众多”之意,而从甲骨文字形看,解释成垒砌的两块石头或兵符侧倾姿势更为贴切,所以“官”字既有“坐在房子里管理一大群人的人”,也可解释为“一座建筑物高耸在小山上”[2]或“藏有朝廷所授权印的军政要地”[3],因此“官”的本义是治理,统治之意,也表示统一、总统,把不同的统一起来,集中在一起。“管”来自“官”字,因此“管”也具有“治理、统一”等意。从《荀子》的“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13《荀子·王霸》表述中可证实,“官”此处通“管”,就是说“君主,以善于用人为有才能”。“管”的另一个用法是作为“姓氏”。“管”在周朝就用作姓氏,《广韵》“管”韵中解释“管”为“乐器也,又姓,出平原周文王子管叔之后”。《史记》记载:“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14《史记·殷本纪第三》,即此。因此,归纳以上信息,早期“管”主要有四意,一是指锁,二是指(管)乐器,三是指姓,四是指笔管。但以《说文解字》来佐证,“管”(像笛,六孔,代表十二月之音)更多的是指(管)乐器。2 “理”的出处与含义再来说“理”。“理”的基本意思是“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4]。从造字方法来看,“理”是个形声兼会意字,《说文解字》中说“理:治玉也”15【汉】许慎著,【宋】徐铉、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校,《说文解字》(和刻板),见“理部”,是从琢磨打理玉石发展而来,而琢磨打理玉石重要的是顺着玉石的纹路,所以“理”最早应是指玉石的纹路。不过《诗经》有“我疆我理,南东其亩”16《诗经·小雅:信南山》的表述,这里的“理”虽不是直接表示玉石纹路,是表示“将大的田块划成小的沟陇”之意,一陇陇的田也构成相应的纹路。战国时期的典籍中“理”字已用得较多,如:《中庸》说“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17《中庸》(三十一章),又有“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18《中庸》(三十三章),这几处的“理”都指条理之意。《孟子》则有“天理人欲,不容并立”19《孟子·滕文公章》,该处的“天理”指代“仁义”。《韩非子》对什么是“理”进行了更深入的定义和解释,“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20《韩非子·解老》,意思是说:“道”是万物生成的根本动力,是万“理”构成形式的总汇;“理”是构成万物的外在形式,“道”是生成万物的根本原因。又说:“凡理者,方圆、短长、粗靡、坚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后可得道也”21同上,即“理”就是指万物的方圆、短长、粗细、坚脆的区别,“理”确定以后才可能进一步获得规律。所以“理”不仅是构成万物的外在形式,也是每一个具体的事物之所以如此的根据和原因;“理”是万物之间的区别,是指万物所具有的个别的具体的规律,“理”是“道”的具体化。“理”和“道”分不开,故常称“道理”,如:“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同上),意思是说:按事物本身的道理办事,没有不能成功的。归纳以上分析可看出,“理”字早期的用法和含义,主要从造字时“玉石的纹路”之意扩展,除纹路的基本意思外,还指代条理、规律、根据、原因、形式以及整理等意思;在词性上,既有造字时的“纹理”这个名词概念,也有“形成纹理”的动词概念。3 “管”与“理”表达“管理”概念的应用早期“管”字主要是名词用法,但名词动化也存在。《礼记》有“所举于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22《礼记·檀弓下》之说,即在晋国设有“管库”之工作。此处,“管”应该还是负责“锁和钥”的原意,但“管库”工作本身职责就是管理仓库,因此可以说已经将此“管”字动化成“管理”之意,“管库”后演变成“库管”(库房管理或管理库房)之说延续至今。另,《史记》中有“崔杼、淖齿管齐……李兑管赵,囚主父於沙丘,百日而饿死”23《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此处两个“管”字为“专权”和“掌管”之意,也是动词“管理”意义的一种表达。再者,《史记》中记载“今高素小,陛下幸称举,令在上位,管中事……”24《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这是赵高自己的话,意思是“如今为臣赵高生来卑下,幸蒙陛下抬举,让我身居高位,管理宫廷事务”,此处之“管”则是很直接的“管理”之意了。同样,“理”字在其“纹理”、“道理”意义的基础上,经过发展,更多地用在表达或接近表达“管理”的意思上。如《史记》说:“皋陶作士以理民”25《史记·.夏本记》(第二),以及“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26《史记·秦始皇本记》(第六)之用法,这两个“理”字都有“治理、管理”之意,前者可理解为“皋陶担任执法的士这一官职,去管理和治理民众”,后者可解释成“执掌管理万物,考察验证事实,分别记录其名”。另,《汉书》有:“为之立君以统理之”27《汉书·成帝纪》,《文心雕龙》有“序以建言,首引情本,乱以理篇,写送文势……”28《文心雕龙.诠赋》,《资治通鉴》有“皇帝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29《资治通鉴.汉纪》等表述,这些“理”字均有管理、总结、整理、理顺等与现代管理之“理”相似之意。二、中国经典文献中关于“管理”的用法与含义1 “管理”一词的出现和用法前文所述,虽然“管”与“理”字源不同,但在《史记》、《汉书》等著述中,用法上已经常有相近之处,“管”与“理”都有现代“管理”之意。但直接使用“管理”一词进行表述则是在唐宋开始。唐房玄龄主持编撰的《晋书》有这样的表达:“夏四月壬戌,取消皇后在临沂、湖熟的脂泽田四十顷,用来赐给贫穷的人,放宽湖池管理的禁令……”30《晋书·帝纪》(第十章),在此处,“管”是体现权限,“理”表现管的方法。后晋刘昫主持编撰的《旧唐书》记载:“中丞刘怦为幽州长史、御史大夫、幽州卢龙节度副大使,兼知节度管理度支营田观察、押奚契丹经略卢龙等军使……”31《旧唐书·本纪》(卷十二),“节度管理使”为职务,因持节,所以直接代表皇帝在一方有生杀大权,是常驻地方的中央官员,通常称节度使,此处,“节度管理使”之“管”应是代表皇帝的权力,“理”则表示可以相机处理;“管”和“理”有机结合到一起使用。唐宋后,以明代著述最丰,“管理”合用之处增多。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有:“却说张飞自送玄德起身后,一应杂事,俱付陈元龙管理……”;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六十回有:“宋江每日领众举哀,无心管理山寨事务……”;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中有:“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其它如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喻世明言》等著述亦均有使用。及至明末后,“管理”一词使用更频,范围也更广。明末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中多次使用,如《卷八》中有“往来交易,陈大郎和小勇两人管理……”,《卷十五》中有:“房子付与李生自去管理……”,《卷三十三》之“你又是个女人,不能支持门户,不得不与女婿管理……”;其它文籍也相似,如:清李汝珍的《镜花缘》、清黄世仲的《廿载繁华梦》、清朝金松岑、曾朴所的《孽海花》等皆有“管理”用法的出现,清张廷玉主修《明史》,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和清廷的《大清律》中也有“管理”用法。2 “管理”使用特点和含义即便“管理”一词在各种古籍上大量采用,但与今日的管理概念相比仍是有一定区别。一是“管理”的内容主要指“事”,与现在管理对象的泛化相比,概念仍是狭义的。《万历野获编》言“管理府事”,《廿载繁华梦》中有“周庸佑既然不甚管理家事”、“自己愿竭力替他管理商业”、“从前衙里二三百万公款,都由库书管理……”等表述,管理的对象都是指一个方面,即相关的事情,或管理某件事。《海国图志》中“管理银钱出入者,谓之财库……”,其管理的对象“银钱”,也是比较具体的事。当然,也有管理范围大一些或者管理对象模糊一些的,如《大清律》中写“发遣新疆废员派令管理铅铁等厂……”等,《海国图志》中有“当此际有英官管理埠头,但通商甚微,物产不多……”等,管理的对象是工厂和码头,没指具体事,有很大扩展空间。二是“管理”含义依然以“管”和“理”两个名词动化后基本意义的重叠使用为多。“管”和“理”都有“掌控、掌管、控制、打理、清理、整理”的意思,《水浒传》第六十回有:“宋江每日领众举哀,无心管理山寨事务……”,此处既可以省略“管”,也可以省略“理”,既可以说“无心管山寨事务”,也可以说“无心理山寨事务”,意义差别不大,可见两字为同义叠加。《红楼梦》中表述的“将学中之事,又命贾瑞暂且管理……”,以及《孽海花》中“恰好斐氏有个亲戚在中国上海道胜银行管理……”,用法也相似。三是“管理”一词意义比“管”和“理”单独使用更加丰富,可以互相补充。这主要体现在“管”和“理”的侧重点不同上,“管”主要侧重管理范围,“理”主要侧重管理方法。如《海国图志》中“管理银钱出入者,谓之财库”的说法,省略“管”或者省略“理”意义都会不同。如写为“管银钱出入”,重点指这个人有权力给不给别人或者收不收别人的银钱;而如写为“理银钱出入”,重点则在做好银钱出入的记账上面,而不用掌握是否应该给和应该收。《孽海花》中“各国学堂林立,百姓读书归国家管理……”的表述中“管理”对象和范围都不特别明确,其可扩展意义也显得更多、更丰富。三、现代管理学中的中文词“管理”之义1 现代管理学之中文词“管理”现代管理学是从泰罗(Taylor)的《科学管理原理》开始的,得益于20世纪初早期的一批留学生和工商界的学者,中国并没有在管理学的现代化起点上有太多的滞后。1911年泰罗发表的《The Principle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即《科学管理原理》),在取得泰罗本人同意后由中国留学生穆湘玥(字藕初,1876-1943)翻译,并以《工厂适用学理的管理法》为书名于1916年10月由中华书局在上海出版发行,其后更多的留学生和学者将西方经典管理学的著作介绍到中国,穆藕初还和当时的一些时代精英们一起,通过创办和经营现代工厂(当时主要是纺纱厂)尝试科学管理的实践。在这波国际性“管理运动”中,受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影响,中国国民政府于1930年6月29日在上海召开代表会,宣告成立“中国工商管理协会”(英文名:The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即“中国科学管理学会”),由工商部长孔祥熙和次长穆藕初在内的15人担任理事[5]。至此,中国文字“管理”,与英文中的“Management”(名词,动词形式Manage)正式结缘,同时也经常对应“adminstration”一词。2 现代管理学的“管理”与中文语境之“管理”区别与别的学科概念的定义方法不同,现代管理学发展一百多年,有关“管理”的概念和定义至今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6]。英文“管理(Manage)”一词来源于意大利语maneyg_iare,意思是驾驭,驯服(马);也来源于拉丁文,词的前缀manus,是手的意思[7]。根据罗宾斯的说法[8],“管理者”(manager)这个词起源于1588年,是用来描述负责管理的人。大约18世纪初期开始,这个词被用来特指督导整个公司或公共组织工作的人。但真正使“管理”这个词流传开来,则是在泰罗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之后。关于管理的概念,我们重点来看现代管理、也就是科学管理的奠基者泰罗的定义。泰罗在《科学管理原理》是这样定义的,“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毎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 ……在一个更复杂的制造业企业中,情况也将是十分清楚的,只有在企业能做到以最小量的综合支出(包括人力、自然资源和以机器、建筑物等形式出现的资本的费用等)完成了企业的工作,才能实现工人最大的富裕,同时也结合着雇主的最大富裕”;而管理技术的定义是“确切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而雇主和工人的关系无疑是这项技术的最重要部分”[9]。泰罗没有直接回答“管理的概念”和“管理是什么”,而是用“管理目的”和“管理技术”分开来叙述管理的要义和内涵。泰罗的定义归纳起来可以简化为:管理就是确切要知道别人干什么,并以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和以最小量的综合支出完成企业的工作,实现雇主和工人最大的富裕。由此看,泰罗“科学管理”之“管理”与中文语境“管理”一词虽使用相同中文词,但意义相距甚远。对比《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管理是“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之意,可以发现:一是管理的目标不同。科学管理发展以后的“管理”核心是从人本出发,实现工人和企业的富裕;而中文语境的管理更注重的是工作管理,完成工作任务本身;二是管理过程不同。科学管理强调使用管理技术,使得管理的内在过程可以最好和最经济,或者最小量的综合支出;中文语境下的管理更注重的是外在的表现“顺利”,采用什么方法,采用多少资源这些内在过程性指标可以忽略;所以在中文语境下或者在中国文化下为达成目标经常会说“不惜一切代价”、“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而这些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来看,无疑是不理性的,或者说是不经济的,不是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思路。3 现代管理学的“管理”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区分现代管理学起源于西方,发展到今天已是一个非常系统化的体系,一百多年来中国也一直亦步亦趋,学习西方的管理理论,但是由于管理所处的环境不同,组织根植的文化不同,管理实践中呈现出的管理特点也不同,因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管理(也表述为“中国式管理”)含义也不同。一是管理对象的差异。现代管理学的文化渊源来自文艺复兴,其制度根基扎根在新教伦理,其核心理念是“人本”,即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管理对象为拥有独立意志的理性经济人,即“个人”,因此在管理中以契约为基础,按照“有效、经济”的方法开展管理活动;而中国式管理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基础是儒教的“仁义礼智信”,核心思想是“民本”,体现集体主义的特征,因此管理对象更侧重于“群体”,而不单纯是组织中的“个体”,这使得在中国式管理中,“个人”不仅受法律制度约束,更主要的是受群体规范(包括道德标准)约束,在不同的群体内“个人”的行为表现差异较大(行为一致性较低)。二是管理重点的区别。按照西方管理学的经典定义进行简化,管理是通过组织中的人(其他人)实现目标(有效率和有效果将事情完成)的过程[10]。因此,人只是实现目标的工具,以马克思的观点,即“人异化成物”,“人的关系也被物化”。由于“异化”和“物化”,科学管理可以靠系统性的制度,采取刚性管理,通过一系列的监督和控制手段保证过程得到有效管控,来确保目标的实现和效率提升;而中国式管理的基础就是把人当成人看,人是非常“有创造力”的个体,也是非常“有灵活性、可变通”的个体,因此中国式管理主要靠文化,采取柔性管理进行牵引,重点在用对人、用好人上着力,讲求权谋和领导艺术,以结果为导向,过程规则和过程管理较少。三是管理手段和方法的不同。现代管理中,无论“经济人”还是“社会人”的假定,其基本前提是“理性人”(理性主义),即与管理的事可以被预测一样,管理的人会按照理性的逻辑开展活动,其行为也是可以预测的,因此管理中的核心职能的发挥是“组织与协调”;与其相对应,中国式管理认为人的行为受环境因素、群体特征和个人情感影响更多,是“感性人”(人性主义),因此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更多地需要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控制和影响”,但控制和影响的规则并不明晰,其中控制一般通过惩戒来进行明示,影响则通过表扬与奖励来实现。四是管理目标的差别。中国式管理的追求目标植根于古代行政管理实践,讲求天时地利人和,认为商业利益能否实现主要与天时地利有关,企业是一群人赖以生存的组织,管理能做的关键是“人和”,即实现组织体系的稳定与和谐,因此一切管理手段和方法都是为组织稳定服务的[11]。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来源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企业是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以谋求利润的经济组织,企业的首要目标是从经济利益出发,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因此科学管理的目标主要是在促进组织发展上。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要组织能发展壮大,商业利润能够保证,并不在意组织中个体的调整和改变。四、结语管理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提到的概念,管理既有古今异同,也有中西差别。正如文明可以一脉相承,文明可以通过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文明之间也可以通过互相借鉴而得到壮大和完善一样,中国深厚的管理文明积淀,特别是在行政管理实践上,以儒释道融合形成的传统哲学思想,加上历代圣贤对治国理政的不断探索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中国管理哲学、中国管理思想和中国管理论述也可以得到传承和发展,同时通过借鉴西方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其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实践和方法,将可以更好地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助力。同样,伴随着中国管理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中的提升,中国管理也必将成为现代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向世界。参考文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5:481[2]窦文宇,窦勇.汉字字源:当代新说文解字[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227[3]象形字典网.象形字典[OL]. ct.com/?id=392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5:795[5]许康,苏衡彦.中国管理科学研究的起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5-7[6]管理学报特约评论员.再问管理学—“管理学在中国”质疑[J].管理学报,2013(4):469-487[7]伊查克·爱边思.“什么是管理”:一个时常要问的问题[J].经营者,2004(12):132-133[8]斯蒂芬.P.罗宾斯,戴维.A.德森佐,玛丽.M.库尔特.管理学(原书第9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6[9][美]F W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隆昶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2-34[10]斯蒂芬.P.罗宾斯,戴维.A.德森佐,罗伯特.M.沃尔特.管理学(原书第七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5[11]闫秀敏,曾昊,于文波.中国式管理与中国管理模式的理论辨析[J].管理学报,2011(9):1269-1274

文章来源:《科学管理研究》 网址: http://www.kxglyjzz.cn/qikandaodu/2020/1026/449.html



上一篇:基层总结中的“标配”表述辨析
下一篇:论弗雷德里克·泰勒其人及其科学管理思想的历

科学管理研究投稿 | 科学管理研究编辑部| 科学管理研究版面费 | 科学管理研究论文发表 | 科学管理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学管理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